這篇書評,真是讓人深感壞事不能做太多,不然人家讀你的詩就什麼都知道了 (笑)。
謝謝 胡家榮,本書的第一篇 (應該是?) 媒體書評。
這次對外宣傳,比較多談的是概念,但一首詩當然不會只是一比一的表達概念,畢竟概念只是知識,有時說破根本不值錢。即使是書中最直白最像廢話的句子,也是在透過那特定的形式與排列,把某種東西,以超越頭腦的方式,從文字「傳輸」至讀到的某人心中。
這本書嘗試了許多事情,可以從許多方向去讀,可以讀成光明療癒的,也可以讀成黑暗殘虐的 (有人告訴我我才知道還真的可以這樣讀)。可以是宗教的,也可以是反宗教的。既採用了詩的形式,就不可能避開如何寫的問題,在此前提下,捨棄「詩藝」的行動,大概只意味著對某種既定的對「詩藝」的談論方式不滿足吧。主要的幾個面向,這篇文章都點到了,還真是 #你鎖了 #人家就懂了。
摘錄部分,全文請見本月聯合文學雑誌:
……當然他的「神學」常常是援引聖經並提出反駁,但聖經只是他的「經典工具」,他的「神」更不是你我想像的神,畢竟他所感知和理解到的神並不存在於任何經典,但在某方面又與所有經典並行無悖」
……詩中不乏神與我們同樣脆弱、軟弱無助(〈神〉:「累了∕何不跪下來∕親吻我的腳趾∕讓我哄你入睡」);甚至有時我們殺了神(〈棄屍荒野的橋段〉)。詩中存在許多血腥、暴力和殺戮,而那些好像並不邪惡,借用詩句,那是「甜如蜜的血味」(〈動靜〉)
……如〈只是通過〉,提到的人名就有霍金、墨必斯、草薙素子、哈利.迪恩.史坦頓、西斯托.羅德里格斯,那種極其少見,毫無章法似的蕪雜;又如〈聽見〉這般大篇幅地陳述一部電影的結尾,彷彿一個不會寫詩的人。但一個詩人哪有這麼容易跟「詩藝」決裂呢?就假設他是好了,他所有決裂的痕跡都被保留下來,成為一種「詩藝」。
-----
逗點 ig 作者「出來面對」活動
歡迎留言 (求你留言的意思)
網址: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p/CJ8wZd-HT01
-----
《白童夜歌》讀書沙龍 x 甘納許小書院
日 期:1 月 17 日(日)
時 間:14:00-15:30
地 點:甘納許小書院
活動頁:https://fb.me/e/hyXxPzo2N
#白童夜歌